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抗震救灾精神颂
2008-05-23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249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5月12日14点28分,一个让人铭记一生的日子。在那一天,天府之国四川的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它来得没有征兆,没有预警,是那么的突然,顷刻间房屋倒塌,上万家庭被弄得支离破碎,看到一幕幕臻悲的画面,我们西南医院骨科所有的医护人员的心被揪紧了。
自灾害发生以来,我科王序全副主任、周强副主任、吴雪晖博士、何清义副教授、代飞博士先后请战前往灾区,冒着频繁余震和随时山体塌方的生命危险,不顾劳累,不分昼夜,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为救助每一个有生存机会的遇难者,争分夺秒,拼尽全力不放弃不抛弃。
作为我们科室这个大后方,在许建中主任、唐康来主任和吴新军、尹芝华两位护士长的领导下,科室紧张而有序的收治着前方转移过来的病人,减轻前线的负担。截止到昨日下午,我科以累计收入灾区病人108人,然而就四五个医生用四个工作日的时间,对其中需要动手术的86人进行了手术,完成手术96台/次,每天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4个小时。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们做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呢?那是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是患难与共的团结精神;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自强精神。就是由于有着这些精神支撑着他们,他们不眠不休,始终坚持在手术台上,救治着我们的灾民同胞。虽然手术繁忙,却一点都不马虎,在接收的病人中,达到了“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并发症”标准。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良心与品质。98年的抗击洪水,我们胜利了;03年的非典我们也胜利了,每当灾害来临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如火山般迸发出来。在灾害面前我们模糊了家与户的界限,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科室上下达到空前的团结,激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我相信只要大家保持这种精神下去,骨科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自灾害发生以来,我科王序全副主任、周强副主任、吴雪晖博士、何清义副教授、代飞博士先后请战前往灾区,冒着频繁余震和随时山体塌方的生命危险,不顾劳累,不分昼夜,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为救助每一个有生存机会的遇难者,争分夺秒,拼尽全力不放弃不抛弃。
作为我们科室这个大后方,在许建中主任、唐康来主任和吴新军、尹芝华两位护士长的领导下,科室紧张而有序的收治着前方转移过来的病人,减轻前线的负担。截止到昨日下午,我科以累计收入灾区病人108人,然而就四五个医生用四个工作日的时间,对其中需要动手术的86人进行了手术,完成手术96台/次,每天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4个小时。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们做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呢?那是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是患难与共的团结精神;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自强精神。就是由于有着这些精神支撑着他们,他们不眠不休,始终坚持在手术台上,救治着我们的灾民同胞。虽然手术繁忙,却一点都不马虎,在接收的病人中,达到了“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并发症”标准。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良心与品质。98年的抗击洪水,我们胜利了;03年的非典我们也胜利了,每当灾害来临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如火山般迸发出来。在灾害面前我们模糊了家与户的界限,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科室上下达到空前的团结,激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我相信只要大家保持这种精神下去,骨科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