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全力,履行天职
2008-06-23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2131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5月14日到成都,至15日凌晨1时到医院,随即到科室了解情况,得知科内已派出3批医生参加医疗队,人手极度缺乏,连科主任在内只有3名正式医生,而当时科内已收治50余名地震伤骨折伤员,马上带领骨科的贾金鹏博士与452医院骨科的姚一民主任一道制定了应急状态下的工作程序,包括设立隔离病房等。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15日一早就查房,指导所有伤员的救治工作,立即使病房工作进入有序状态。
16日就开始给患者手术,针对当时余震多,随时需要转移伤病员,随时可能停电,以及转送来的伤员整体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都较差的情况,制定了一些脊柱创伤骨折手术的新策略和新技术,主要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便于术后护理,特别是疏散到帐篷后病人的观察和处理。这些新技术包括:1、利用骨折椎体进行内固定的技术。2、通过单纯后路进行胸腰段骨折脱位的复位和360度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没有一个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曾有4名脊柱骨折患者在术后当天就紧急疏散到地震棚中,由于没有病床,仅铺了一层薄褥子,病人直接躺在地上,在户外住了两天两夜,还下了一天的大雨,病人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顺利康复。
由于骨折内固定器械短缺,伤病员的治疗面临停顿,陆宁主动积极联系北京红十字通过紧急渠道会将一批内固定器械送到452医院,使伤病员得到及时、科学的救治。
针对灾区截肢病人较多的情况,了解他们除了身体上遭受了痛苦,心理上更经历着巨大的创伤,积极将截肢残疾患者全面康复的新理念引入到医疗工作中,在截肢时就制定了后期的康复计划,采用当前国际上新的假肢技术,在术后即指导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和锻炼,术后20天给一个小腿截肢患者李科安装了假肢,使他成为汶川地震后第一个重新站立行走的截肢伤员,重塑了他的生活信心和希望。这一情况已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和七套、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以及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和其他媒体报道,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