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国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指南(2022年版)
2024-09-19 点击量:309 我要说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通信作者:张宏其、李亮、许建中
脊柱结核作为最常见的肺外继发性结核,一直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规范的抗痨治疗是临床治愈脊柱结核的根本途径,但对于合并巨大椎旁脓肿、伴随神经压迫、出现脊柱失稳、后凸畸形等情况,往往还需要借助外科治疗来清除结核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矫正畸形以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故此,外科治疗是脊柱结核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目前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组织60余位全国脊柱结核领域专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借鉴国外相关指南,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反复讨论,制定本指南。
迄今为止,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随着耐多药结核菌株的不断增多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全球流行,近20年来我国一直被WHO列为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4]。
--------------------------------------
脊柱结核作为最常见的肺外继发性结核,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是临床治愈脊柱结核的根本途径,但对于合并巨大椎旁脓肿、伴随神经压迫、出现脊柱失稳、后凸畸形等情况,往往需要借助外科治疗以清除结核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矫正畸形以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因此,外科治疗是脊柱结核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
然而,目前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5~11]:(1)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指征选择混乱,缺乏统一的标准;(2)外科手术介入时机的选择存在争议,术前抗结核是否必须满4周以上才能手术;(3)手术方式及入路选择问题,脊柱结核微创手术和常规手术缺乏严格的定义或界定,结核病灶彻底清除该如何界定;(4)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管理问题,如术后抗结核治疗应该持续多久?如何判定脊柱结核临床治愈或复发等。
目前,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均无统一标准,临床医师往往基于个人经验和喜好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目前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水平和疗效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外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
故此,规范脊柱结核手术介入的时机和指征,合理选择手术介入的方式和入路;规范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管理,以及科学地制定抗结核方案和疗程,对于提升脊柱结核的外科救治水平意义重大。基于此,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 60 余位脊柱结核领域专家及相关循证医学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立足于循证医学原则,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经过反复讨论总结,制定本指南。
一、指南形成
详见图片
二、脊柱结核手术指征
脊柱结核是致病菌明确的特殊传染性疾病,对于大多数早期脊柱结核单纯依靠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就可以治愈。仅有少部分情况需要手术介入,目前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5,17~19](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1)脊柱结核导致局部顽固性痛疼,生活质量差,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2)规范抗结核治疗下,顽固疼痛症状不缓解、结核病灶、脓肿增大、进展。
(3)脊柱结核规范抗结核仍迁延不愈或脊柱破坏呈扩大趋势。
(4)脊柱结核病灶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死骨等压迫脊髓,出现感觉运动障碍等。
(5)结核病灶导致脊柱局部稳定性遭到破坏、甚至出现局部后凸畸形、顽固性疼痛。
(6)脊柱结核病灶治愈后遗留明显的后凸畸形,伴随局部疼痛或是发生迟发性瘫痪。
三、脊柱结核手术禁忌
同一般手术的禁忌证:多器官功能衰竭,难以耐受手术[20,21];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术前经治疗后仍难以纠正,手术耐受力差的患者[22~25]。(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与结核病因素相关的禁忌情况:活动性肺结核,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有较强的传染性[25,26];结核中毒表现明显,术前抗结核治疗不充分 (相对禁忌)[23]。(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C)
四、脊柱结核手术时机
(1) 一般情况可,心肝肺肾等功能能耐受手术[9,11,21~25]。
(2) 一般情况下,抗结核治疗 2 周以上可以考虑手术治疗[20~25,27]。(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3)对伴有因脊柱结核导致脊髓受压、神经功能进行性加重者,抗结核治疗同时应尽早手术[9,11,28~31]。(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五、术前检查及相关术前准备
5.1 病史采集
脊柱结核为隐匿性的疾病,从出现症状到诊断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一般以疼痛为主诉,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此外应注意询问近期有无身体不适、体重和食欲减退、盗汗、午后低热、全身酸痛和疲劳这些结核中毒症状,既往有无肺结核病史,有无其他慢性病史,有无牲畜接触史,社会经济地位及健康状态[5,32]。(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5.2 体查
检查脊柱病变区域是否存在局部畸形、隆起、窦道(分泌物作检查)、压痛、叩痛、活动受限、感觉运动大小便功能障碍[5,32]。(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C)
5.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有混合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结核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和 C 反应蛋白检查,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明显增高。伽马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可以为脊柱结核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有利于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9,30,33,34]。此外,肝肾功能常用于评估全身状态。(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5.4 影像学检查
X线片是首选检查,CT能更好地发现早期的骨质破坏,MRI对于早期结核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此外,脊柱全长MRI能够发现可能的跳跃型结核[35~39]。(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5.5 诊断
病原学检查是脊柱结核诊断的直接证据,病理学检查是脊柱结核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准(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A),而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对脊柱结核临床诊断的重要补充[9,30,32~34,40,41]。有窦道者取分泌物行相应微生物学检查;对于术前诊断有困难者,可行穿刺活检,术中采集到的组织样本分别进行培养、涂片、基因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完成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前结核培养和涂片(smear)的阳性率并不高,因此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试验(Xpert)和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等检测技术以其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脊柱结核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证据来源[42~44]。(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5.6 支持治疗
休息、局部制动、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抗骨质疏松,积极治疗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预防因活动减少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20-26]。(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六、手术技术
6.1 手术技术选择
对于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加速病变部位的病理康复过程;(2) 解除神经脊髓压迫,挽救神经功能;(3)矫正局部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特点的脊柱结核,首先要确定手术介入要达到的目的,从而实现合理、规范的外科治疗技术。
脊柱结核的外科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结核脓肿切开(含微创穿刺)引流术;(2)脊柱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术;(3) 脊柱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4)脊柱畸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对于不同情况下技术选择推荐见表2[5,8,45~49]。(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表2----图替换
6.2 手术入路选择
6.2.1 脊柱结核手术入路选择总原则
推荐建议:脊柱结核手术入路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25,50]:
(1) 必须能实现手术目标:彻底清除结核病灶、解除神经脊髓受压,重建脊柱完整性、稳定性和预防、矫正脊柱畸形;
(2)可首选术者最熟悉、最擅长的术式,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患者围术期的安全;
(3) 尽可能符合微创和加速康复理念原则。(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6.2.2 传统术式
(1) 单纯前路手术:即经前路切口完成所有的手术技术操作,包括颈椎前入路、开胸或经胸膜外(肋横突切口、剖腰切口、倒“八”字切口)、劈开胸骨的前入路切口。前路术式可以适用于各个部位的脊柱结核:颈椎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胸腰椎结核经胸(腹)或是经胸(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
但单纯前路手术具有以下缺点和局限性[51,52]:①前路钉板(棒)系统内固定强度较后路的椎弓根螺钉差,尤其对于长节段固定较为困难;②胸腰椎结核从前方入路对于椎管内病灶清除较为困难;③开胸和剖腰切口等前入路术式创伤相对较大,对胸腹部脏器具有较大干扰,可能增加了并发症风险;④对伴有结核性后凸畸形的矫正能力较差,尤其是对于严重的后凸畸形矫正困难。(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2)前后联合入路:前后联合手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的一种传统有效的手术方法。该术式同时具备前入路和后入路的优点,对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支撑植骨容易,后凸畸形矫正理想,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及其正常序列[53~59]。
对儿童脊柱结核,后路内固定更有利于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因为对病椎节段进行后方植骨融合或相应椎板截骨及关节突截骨,能防止后柱的进一步生长,预防晚期出现后凸畸形加重[60,61]。
传统的前后入路联合手术虽兼具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的优势,但由于其创伤相对较大[58,59],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老年患者和健康情况较差的患者应谨慎选用该术式。
推荐意见[50,62~66]:在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手术不能实现手术目标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6.2.3 单纯经后入路术式
单纯经后入路术式最早由张宏其等[67]创建并报道,该术式是指仅通过后方1个切口,即能实现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椎管内神经减压、椎体间支撑植骨、脊柱畸形矫正、脊柱稳定性重建的术式[68~77]。该术式的关键技术包括[68]:
(1)个性化且尽可能短节段融合的内固定选择原则:①如果手术目标间隙的上下椎体破坏不多,预计钉道完整,可以考虑单节段固定等,因为结核累及的椎体往往表现为骨质硬化,其固定强度反而更大;②如果手术目标间隙上下椎体破坏严重,或破坏累及椎弓根,则需要相应的向远端增加 1个固定节段;③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受累病椎的椎弓根,以便于置入正常长度椎弓根钉或短的椎弓根钉作为锚定点,以增加脊柱后路固定的稳定性和矫形的有效性。
(2)操作通道的建立:术中应选择病椎骨质破坏多、脓肿较多的一侧作为病灶清除入路侧,通过切除该侧椎板、关节突关节、肋横突关节以及对应的小段肋骨(必要时切除棘突),尽量保留病椎双侧椎弓根的完整性,同时保留对侧的关节突关节及部分椎板等相对较小的创伤;即建立起非常“有效”的操作通道,创造 了“足够”的操作空间 :在硬膜囊外侧实现了直视下的椎体270°范围的操作,能较彻底清除病灶,并进行椎管内神经减压、椎体间植骨重建等,从而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脊髓损伤。
(3) 脊柱三柱结构的重建:可以采用自体髂骨、术中取下的肋骨或同种异体骨重建前方椎体,但存在大骨块植入困难、异体骨排异等不足[72];为解决脊柱前中柱稳定性重建中存在的问题,张宏其等[68,72,73] 在国内外首次设计并采用了“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该技术根据椎体间骨缺损的大小及形态、病灶清除后椎体残余边缘的形态设计制作出任意钛网,再分次置入多枚异形钛网;在前中柱结构重建及矫形固定完成后,最后在后方椎板间及关节突间行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
该技术能在1次手术、1个切口中完成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畸形矫正及后路的内固定,可以在270°直视下减压、安全植骨及矫形,同时进行三柱结构重建而不损伤脊髓,亦不会明显破坏后柱结构的完整,符合高效、微创的外科手术理念。近年来,单纯经后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因其可仅在1个“小切口”内达到治愈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髓功能和早日康复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前后路联合术式需要2次手术或一期手术2个切口等导致的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等的缺陷;同时,单纯经后入路术式相对于传统的单纯前路术式,避开了椎体前方复杂、重要的解剖结构,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78~88]。
推荐意见:单纯经后入路术式主要适用于单节段胸腰骶椎脊柱结核、椎旁脓肿不大、估计能较彻底清除的[89~95],其次要至少有如下情形之一:①明显骨质破坏造成椎体塌陷、椎体不稳的;②脓肿、干酪样坏死物质压迫脊髓神经,神经症状明显或进行性加重的;③形成明显后凸畸形,或畸形进行性加重的;④形成大空洞、明显死骨的。(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对于有较大流注脓肿的脊柱结核,虽然术中能将大部分的脓液清除,但残留的脓液仍有可能导致术后出现结核复发、慢性窦道形成、植骨不融合等并发症发生,一般不主张初学者采用此术式。对此术式熟练者,如术前辅以 CT 或 B 超引导下行流注脓肿穿刺引流后,也可考虑采用此术式。
6.2.4 微创或内镜手术
随着微创理念和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脊柱结核微创手术应运而生。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微创术式包括:CT、B 超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技术、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通道下小切口技术、胸腔镜辅助技术、腹腔镜辅助技术、椎间孔镜技术等[44,96~107]。
脊柱结核微创治疗的主要目标[108]:清除结核寒性脓肿、死骨等病灶,控制感染,保护和恢复神经功能,纠正或预防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
推荐意见[109~113]:微创或内镜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单纯的椎体内结核;局限性神经压迫;不能耐受大手术脊柱结核患者;脊柱结核伴较大冷脓肿,需要脓肿引流。(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微创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灶部位、椎体破坏程度、椎管累及程度、脓肿的部位和大小及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个体化选择手术,选择直达病灶且最为术者所熟悉的手术方式。
6.2.5 静止期脊柱结核合并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此类脊柱结核往往需行脊柱截骨矫形手术,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经椎弓根截骨 (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114]、后路全椎体切除 (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 PVCR)[115,116]、经畸形复合椎截骨技术(deformed complex vertebral osteotomy, DC-VO)[48]等。(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6.3 术中处理的关键点
6.3.1 固定节段的选择
(1)一般选择在术前确定的手术目标间隙上、下各 1~2个椎体置入椎弓根钉或椎体钉,后路手术在病灶清除侧的对侧根据骨质破坏程度先置入长短不一的螺钉[117],入路侧,视病椎破坏情况,尽可能地置入一枚长的或短的椎弓根钉。(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2)术中根据实际情况 (如骨质疏松程度等),适当增加固定节段,但后路固定节段一般不超过手术目标间隙或病椎上、下3个椎体[118]。另外:①上胸椎根据情况可予以横突钩固定;②胸腰段交界区,应力较集中,常伴有后凸畸形,且合并脊髓压迫,置钉需要同时满足稳定脊柱、矫正后凸畸形、避免术后出现交界性后凸畸形[118];③腰段因活动度较大,若固定节段过长,术后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因而对于腰段结核,应尽量选择短节段固定;对于椎体破坏范围小于椎体高度一半的病椎,可选择单节段固定,但前提条件是固定必须牢靠,置钉时,为增加病椎所置钉的牢固性,相邻上、下病椎的置钉钉道方向尽量靠近各自的上、下终板[119,12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6.3.2 病灶清除的程度
(1) 病灶清除应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即CT、MRI)及术中肉眼所见,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病灶清除范围。一般来说病灶清除范围如下:①结核病灶内外的寒性脓肿、结核肉芽组织、死骨、空洞,特别是坏死的和/或病变侵及的椎间盘,由于其不易被吸收,妨碍结核病变的愈合,随时可能导致结核复发,因此应尽早将其清除;②对早期尚未形成明显硬化的结核病灶壁,由于病灶周围骨质疏松,对病灶壁的刮除要慎重,防止健康骨质的丢失[121]。(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A)
(2)在前纵韧带下方形成的影像学表现为纵跨病变椎间隙的骨桥,尽管骨质硬而脆,但可起到一定的局部稳定作用,因而术中可予以保留[121]。(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A)
6.3.3 椎间植骨的选择
(1)用于支撑的结构植骨,如缺损大:自体髂骨或取下的肋骨捆绑在一起用于植骨。
(2) 用于单纯融合作用的填充植骨,如缺损不大:碎粒样植骨。
(3) 前柱植骨推荐:钛网/异形钛网/多枚分网+自体骨、异体骨植骨[122,123]。(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A)
(4) 后柱植骨:碎粒样植骨、条状骨或块状骨[124,125]。(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6.3.4 抗结核药物的局部应用:链霉素+INH[126]。(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七、住院期间的管理
(1)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四肢感觉、运动状况,补充足够的液体量,予以营养支持及内科治疗,控制血糖、血压稳定于正常范围[127,128]。(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2)预防性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48h,继续四联(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药物治疗[129]。(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3)术后观察引流量<50ml/24h时予以拔除引流管[13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A)
(4)常规使用下肢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尤其是合并有瘫痪等长时间卧床者。
(5)定时伤口换药,预防伤口感染[131]。(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6)定时轴向翻身,避免出现褥疮。
(7)鼓励咳嗽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8)多饮水,尽早训练患者膀胱功能,术后1~2d拔出导尿管,防治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9)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肌肉收缩训练,配合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并根据情况决定早期康复训练。
八、出院后管理
(1)规律、全程、足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建议儿童一般不少于12个月,成人12~18个月[132]。(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2)每月复查肝肾功能,定期复查血常规、ESR、CRP、X线片、CT、MRI等,观察结核治愈和植骨融合情况[9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3)鼓励患者进食,加强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
(4)预防血栓,尤其是合并瘫痪等长时间卧床者。
(5)必要时抗骨质疏松治疗。
(6) 伤口出现破溃:局部换药+引流+局部给药(INH);窦道形成:搔刮+引流+局部给药(INH)[126]。(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7)术后佩戴支具至复查时植骨融合牢靠,一般不少于6个月[133]。(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等级:B)
九、脊柱结核治愈标准与停药标准
对于脊柱结核的治疗,手术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抗结核药物治疗,应该严格遵循WHO倡导的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以防结核复发。目前的药物抗结核治疗方案包括应用四联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强化治疗阶段以及应用三联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持续治疗阶段,但对于脊柱结核,尤其是儿童脊柱结核愈合标准的定义以及何时停止抗结核治疗,业界仍没有达成共识[134],WHO推荐骨关节结核的抗结核治疗周期为9个月[150],印度的结核诊疗指南推荐抗结核治疗周期为10~16个月[135],而我国的专家共识为:对于骨关节结核,其抗结核治疗的周期应为12~18个月[136]。对于儿童脊柱结核,不同地区的指南建议抗结核治疗的持续时间不同,6~12个月不等[9,35,61,139]。
综合各文献建议[138,139],推荐达到以下标准即可停止抗结核治疗:(1)无肺结核;(2)无结核中毒症状;(3)局部症状消失,无疼痛,窦道愈合;(4)连续多次血清学检查指标正常;(5)影像学检查证实脊柱结核病灶无扩大,局部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矫形效果无明显丢失;(6)规律抗结核治疗儿童一般不少于 12 个月,成人 12~18 个月。(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C)
十、脊柱结核复发的界定及再治疗
近年来,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率有升高的趋势,术后复发的因素大体可归为以下几点:(1)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规范;(2)手术时机把握不适当;(3)手术方式选择不合理;(4)患者自身免疫力差造成脊柱结核复发[140~144];(5)耐多药菌株不断增多。
对 于 如 何 界 定 脊 柱 结 核 复 发 , 推 荐 以 下 标准[145]:(1) 再次出现结核中毒症状,伤口反复渗出、流脓等;(2) X 线片提示内固定松动;(3) CT或 MRI 提示局部病灶破坏增大;(4) 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沉、C 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当发现脊柱结核复发,须尽早按原则启动抗结核治疗,叮嘱患者多补充营养,增强体质[146]。与此同时,须进行细菌培养鉴定以防耐药结核菌的产生,全球 50%以上的耐药结核菌感染的病例发生在我国和印度[147,148],耐药结核化疗方案的制定,原则上需以药敏结果及既往用药史为基础[148,149]。
根据 2020 WHO 耐药结核治疗指南抗结核药物分组 (表3)[150],确诊耐药结核菌感染的病例推荐使用18 个月以上的长疗程方案,方案中应包括 3 种 A 组药物以及最少 1 种 B 组药物,以保证抗结核治疗开始时至少有 4 种可能有效的药物;若方案中只能选择 1~2种 A 组药物,则应纳入 2 种 B 组药物;若 A 组和 B组药物不足以组成有效方案,则应该选择 C 组药物作为补充。(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C)
表3----图替换
脊柱结核复发何时需要手术治疗,推荐如下标准[151]:(1) 脊柱结核形成窦道并经换药治疗无效;(2)病灶内存在较多的死骨;(3)有脊髓神经压迫而产生的瘫痪症状;(4)严重的侧后凸畸形或畸形进行性加重。(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等级:B)
参考文献:(滑动展示)
作者简介
张宏其
医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导师,湘雅名医。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湘雅医院脊柱侧弯矫治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首届、第二届副会长、美国脊柱侧凸研究学会资深会员(SRS)Active Fellow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骨科专委会主委。
长期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在各种脊柱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脊柱侧弯、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领域有很深的造诣。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65篇(SCI 95篇 ),牵头撰写并发布了《中国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指南(2022年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专利3项,其中转化1项(100万);主编《脊柱畸形手术学》、《脊柱结核手术学》和《脊柱结核单纯经后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术——手术要点与技巧》各1部。
培养已毕业及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09人,国际学术大会发言9次。 他所带领的脊柱外科,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总体水平、规模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融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全国著名品牌特色脊柱专科。
李亮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担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国家卫健委疾病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 “健康中国”科普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物政策专家库成员;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先后承担或组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耐药结核病缩短疗程研究”、“国际结核病合并糖尿病双向筛查”等课题近三十项;先后发表文章100余篇;主持编写或翻译图书30余部。
许建中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专业技术三级),博士生导师。现任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矫形外科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20余篇,单篇最高IF 25.10。获得国家专利26项,其中7项专利成功转化并获cFDA批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2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等。